梳理“流程分层图”的补充要求

丁肇之
2023-12-20

前面说了,流程架构梳理工作的结果或交付物有四类:流程分层图、流程集成图、流程清单和流程架构卡。最难的是流程分层图的梳理。如果流程分层图梳理得准确、完整了,其他三类交付物的梳理就相对简单,它们只是流程分层图的补充、细化,或是换种形式的表述。

plm,pdm,plm系统,pdm系统,思普,思普plm,思普软件,上海宇昔,宇昔,

我们知道,流程分层图的基本要求或方法是分层、分类、分段、分级

分层指的是以POS架构法将流程架构分为规划层、运营层和支持层;或是以OES架构法将流程架构分为运营层、使能层和支持层;流程架构分层的目的是明确流程的管理层次或主从关系。

分类指的是按客户场景、业务对象等的不同,对流程进行分类。

分段指的是根据业务推进的不同阶段或PDCA管理循环,对上级流程进行拆分和对同级流程的逻辑关系进行描述。

通过流程架构的分层、分类、分段,就可以形成流程架构的分级,即,明确描述L1、L2、L3、L4等不同级别流程之间的上下关系或包含与被包含关系。

在流程分层图的绘制过程中,流程分层比较容易,分段的要求也比较好理解,比较难的是如何充分理解,并灵活、系统地对流程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

就单体公司或是某事业部的流程架构梳理而言,建议先绘制本公司或事业部的价值链图。价值链图绘制好了,流程的分类逻辑就比较清晰了。

对于职能部门的流程架构梳理,我们可以换个角度,先明确“管什么(管理对象)”、“怎么管(管理形式)”和“想管成怎样(管理目标)”。根据管理对象或管理形式的不同来进行分类,然后再与管理目标进行衔接。

如果管理对象有多个,而其管理形式都不一样,那就可以根据管理对象的不同来对该级流程进行分类。

如果管理对象虽然有多个,但其管理形式是一致的,那可以用同一个流程来涵盖这些管理对象的管理过程。

为了更好地贯彻“MECE(相互独立,完全穷尽)”的原则,以确保流程架构的完整和清晰,同一级流程应要么根据管理对象的不同来进行分类;或要么根据管理形式的不同来进行分类;而不可以同一级流程中有的流程是根据管理对象来分类,有的流程是根据管理形式来分类。


阅读6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
keywords:思普 思普